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即將迎來一周年。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54.7%,超過同期中國外貿平均增幅12個百分點;中國與東盟雙方的投資合作也逐漸成為區域發展的新引擎。
冷戰結束後,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及東盟組織的關係均積極發展,中國作為合作者的形象逐漸為東南亞國家接受,並不斷得到強化。其間發生了三件里程碑式的事件:一是1991年中國與所有東南亞國家建交或複交,並與東盟建立對話關係,展現出嶄新形象;二是中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與東南亞國家同舟共濟的無私表現,贏得東南亞國家對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認同;三是中國與東盟在10+1和10+3的框架中進行了富有成果的創造性合作,如中國第一個與東盟談判建立自貿區,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並與東盟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2003年又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
今年以來,中國與東盟關係出現了一些變化,在一些問題上還形成了美國介入的複雜形勢。
但總體看來,中國在迅速發展時業已塑造的對外形象和對外政策是被東盟國家所接受的。東盟能夠以比較積極的姿態應對中國的發展。東南亞地區過去曾出現某些“中國威脅論”,如冷戰結束後出現的“中國填補真空論”,20世紀90年代中期後出現的“中國軍事威脅論”,以及世紀交替時出現的“中國經濟威脅論”等。儘管有些西方專家認為,“中國威脅論”是制約中國與東盟關係良性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事實上這一論調從未在根本上制約雙方關係的發展。
首先,“中國威脅論”只是一種論調,而不是事實,因而不可能影響中國與東盟主流良性關係的發展。其次,每次“中國威脅論”出現之後,非但沒有影響中國與東盟的關係,反而出現中國與東盟關係的新進展。
未來幾年,中國在堅持合作共贏的同時,仍需通過日益成熟的傳統外交,以及蓬勃興起的公共外交,加強在東南亞的形象塑造,在繼續保持“合作者”形象的基礎上,致力於塑造“成熟的戰略合作夥伴”形象。
中國(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簡介
中國位於亞洲大陸的東部、太平洋西岸,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擁有人口13.7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即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是中國設立的特別行政區,即香港和澳門在回歸後保持自己原有的社會制度和經濟運作模式。其中,香港澳門地處華南沿岸,香港在珠江口以東,澳門在珠江口以西。
香港以其自由貿易的優勢成為亞太區乃至國際的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地區貿易中心,擁有著鄰近很多國家和地區均無可替代的優越地位。
澳門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西側,是一座東西文化融和共存的獨特城市。澳門也是國際貿易自由港,博彩業和旅遊業是澳門的重要產業。
臺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臺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握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
標簽:  中國-印尼經貿合作網